萬洋模式:產業生態優先,讓千萬制造業安家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張潤東
- 來源:南方網
- 發布時間:2022-09-01 09:17
- 訪問量:
萬洋模式:產業生態優先,讓千萬制造業安家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張潤東
- 來源:南方網
- 發布時間:2022-09-01 09:17
- 訪問量:
【南方網,作者:張潤東】萬洋集團是總部在溫州的一家制造業集聚平臺運營商和中小企業服務商,其在各地投資建造的“萬洋眾創城”是萬洋集團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企業園。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萬洋集團通過實踐探索,總結出來關于制造業中小企業集聚平臺運營服務的萬洋模式。憑借較強的經濟實力,萬洋集團創建了“產業集聚、產城融合、資源共享、產融互動”的創新運營模式,走出一條產業招商新途徑。在這新模式下,萬洋在各地打造的萬洋眾創城,都是集制造研發、電子商務、倉儲物流、生產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制造業集聚平臺,以多種業態組成了一個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產業新城,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集聚轉移打開了一條新的通道。目前,在長三角、珠三角及重點區域中心城市建成或在建的萬洋眾創城園區超100個,面積超7000萬平方米,可聚集中小制造企業超16000家。
位于肇慶高新區的肇慶萬洋眾創城實景
目前,在疫情及國際經濟形勢雙層壓力下,制造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在城郊結合部“多合一”的簡易廠區或違章建筑場所,等待他們的將是轉型產生的用地難、融資難等種種問題。針對這一現實問題,萬洋眾創城以產業思維開發園區,通過全產業鏈招商,實現上下游中小企業在園區內高度集聚,推動中小企業扎根區域高質量發展,有效避免“候鳥型”企業遷移現象。通過構建一體化產業鏈平臺,聚集大量高科技研發產業鏈與周邊制造業保持了強有力的供應鏈關系,有效促進上下游產業高度合作,從而形成開放式二三產業的生態平衡,使企業成本大幅降低,獲得成本優勢,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為城市的支柱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產業園區是中小企業成長的沃土,也是區域經濟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萬洋眾創城通過規劃先行,統一開發建設垂直工廠,向空中要地,實現工業廠房高層化、專業化。垂直工廠改變過去粗放布局、環境不佳、安全隱患嚴重的情況,工業用地容積率可達2.5以上,為城市更新騰出空間,實現節約集約用地,大大提高了制造業的畝均效益。在園區運營上,萬洋眾創城引入組團式規劃理念,構建“藍領生活服務體系”“中小企業集群生產服務體系”“公共服務承接體系”三大體系。通過萬洋自有物業對園區實行統一運營管理,實行產城一體化配套,園區內配置員工宿舍、中央食堂、萬洋廣場、生活超市、商務酒店、人才市場、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給產業工人帶來餐飲、居住、購物、休閑等一體化服務,為企業和員工創造優質的生產生活環境,從而實現廠門口享受城市生活,家門口實現工廠就業的良好環境。其自主研發的智慧園區管理系統,融入社交、移動、大數據和云技術的互聯網+平臺,實現生產管理與物業管理一卡通,即時采集生產、生活數據,既為園區企業帶來智慧服務和科學管理,讓企業拎包入住,節省人力、物力和精力,又能給萬洋帶來長期穩定營收。萬洋以專業化運營管理,協助地方政府社會管理,為城市的產業提供了疏導平臺,減少配套投入,節約行政成本,促進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真正實現三方共贏。
萬洋眾創城的成功,解決了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的難題,也讓萬洋集團開始了品牌建設的新征程。為了解決園區企業的困惑,勤練品牌內功,萬洋集團積極策劃以園區為主體的產業沙龍活動,作為產業社交名片輸出價值,主動鏈接政、產、學、研、金等各種資源,形成常態化智庫聯動。遍布全國各地的萬洋眾創城積極建立產業社交,針對性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政策申報等公益性服務,強化資源挖掘和鏈接能力,為園區企業及生態鏈伙伴搭建資源平臺,推動合作交流的可持續性。在品牌傳播上,萬洋以各園區自媒體、專業媒體、傳統及網絡媒體為主的傳播矩陣,通過千企訪談錄的形式在媒體傳播上打開通道,為園區企業搭建萬洋萬企展舞臺展示品牌形象,既做到全面覆蓋,又能精準賦能營銷。
制造業是立市之本,也是聚集資金、人流、物流各種資源的重要載體,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工業不能放棄制造業。“萬洋模式”充分結合本地實際,無論是開展服務、建設廠房還是集約化發展,其最終目的是要有效率地投資工業廠房,讓千萬制造業安家,殺出一條獨特的“園區+社區”產業生態優先的現代化轉型道路。萬洋模式的成功同時也啟示我們,要充分利用政策疊加優勢,帶動當地勞動力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家庭收入的增長帶動消費增長可持續,并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促進項目快速落地見效,使投資和消費變成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才是創新發展的硬道理。
撰文/張潤東

萬企通平臺

微信公眾號
